用户名: 密 码:

首页 > 行业焦点

“双抢”来了——南方夏粮收割见闻

www.caamm.org.cn    2021-07-19

文章来源:    作者:   文章类型:普通

  新华社长沙7月16日电题:“双抢”来了——南方夏粮收割见闻

  新华社记者柳王敏、程济安

  进入7月中旬,52岁的李立平就忙起来了,他那800多亩的早稻田,已是金黄一片,夏天燥热的风从田间送来阵阵稻香。作为湖南省湘乡市育塅乡南水村的种粮大户,今年他迎来早稻丰收。

 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,水稻一般种植两季,进入7月就开始了抢收早稻、抢种晚稻的“双抢”农忙时节。记者在产粮大县湘乡市的田间地头走访,随处可见稻浪起伏,白鹭纷飞。

  连续十多天的晴热天气,让今年的“双抢”别有一番滋味。“颗粒饱满,稻叶变黄,谷子才算成熟了。”经过多天的早起观察,李立平决定,就选在15号,800多亩早稻开镰收割!

  这是记者在南水村“双抢”现场看到的画面:宽阔平整的田野上,收割机、旋耕机、抛秧机在不同的地块同时作业,机器轰鸣的田间呈现出金黄、泥褐、浅绿三色,农用运输车忙碌地穿梭在乡间公路上。

  “这就是机械化带来的便利,早稻收完,赶紧耕地,种下晚稻,整个过程紧凑连贯,不用担心误了农时,相比多年前的人工割稻,效率得到很大提高。”李立平说。

  “辛苦、忙碌、起早摸黑”是李立平对年少时“双抢”的记忆——一人一把老式镰刀,木把手,一人一天最多割一亩地,全家老小要齐上阵。

  “如今收割机都更新升级了好几代,操作性能也越来越好。”在南水村早稻田里,收割机驾驶员文雨林说:“我现在操作的这一台,驾驶室三面都是玻璃窗,视野宽阔,有空调,还可以实现底盘升降以适应不同地形。”

  粮食作物种植机械化催生了专门的收割队伍,作为湘乡市本地人,35岁的文雨林有着10余年走南闯北的“收割”经历。“4月北上去河南、山东割小麦,6月底走广东、回湖南收早稻,10月再去黑龙江收水稻,一年下来能挣20万元左右。”他说。

  记者发现,“大件”农机的推广让部分传统“小件”农具逐渐淡出市场,用牛耕地的犁已不见踪影,木把手老式镰刀也变了个样。


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
1. 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国农机工业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,http://www.caamm.org.cn/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2.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,即“来源:XXX(非中国农机工业网)”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3.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