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销快速增长 农机工业产值有望超三千亿元
www.caamm.org.cn 2012-12-28
文章来源:行业工作部 作者:陈栋栋 文章类型:普通
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机工作会议上,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介绍了2012年农机工业运行态势。
在陈志看来,中国农机工业2012年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,行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稳中有升,良性发展。
值得关注的是,玉米收获机械生产和销售2012年有大幅度的增长,其中二行玉米收获机械增幅718.85%。
一枝独秀
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2年1—11月,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农机工业总产值累计已达2832.59亿元,同比增长19.61%,预计全年农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100亿元左右,全球最大农机市场地位依然不变。
利润方面,2012年1-10月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9.1亿元,同比增加22.14%陈志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,农机工业的增速和效益优于其它机械制造行业,被誉为一枝独秀。
据悉,2011年同期农机工业总产值增幅为34.1%,高于2012年15个百分点。陈志解释,由于国家统计体系的调整,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1年为1912家,2012年为1864家,统计企业数的减少也是增幅下降的原因之一。
分行业看,主营收入总量前三的行业依次是机械化农业及园林机械(含收割机)、拖拉机、农机零部件。农机零部件在行业中占有了很重要的位置。在十二个子行业中,饲料机械、畜牧机械、零部件制造利润的增幅排在了前三位,呈现了非常好的发展态势。
进出口方面,1-10月农机企业累计完成出口额72.97亿美元,同比增长9.87%。其中联合收割机累计出口额增加42.01%,进口额增加130.49%,摘棉机等大型收割机进口增长较快。
陈志说,农机工业越来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产业,得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重视和支持,农机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步伐加快。
按产值所占比重计算,山东省排在首位,河南省排第二、江苏省列第三。如果按出口交货值所占比重计算,江苏省成为佼佼者。这三个地方是农机工业最为集中、最为活跃、最有竞争力的区域。
随着中国农机市场的快速发展,诸多外资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市场。
据陈志介绍,今年外资企业在行业的权重进一步加大。行业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已有147家,占行业规模企业总数的7.97%,其工业总产值占全行业的12.06%,出口交货值占54.86%。外资企业资产规模和从业人员增幅大于其他企业,但其经济效益2012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拖拉机利润缩水
今年农机产品呈分化发展态势,主导产品有增有减,增长依然是主流。子行业中畜牧机械、饲料机械、棉花加工机械的产值同比增幅较大。
农机产品中,拖拉机产值占到了农机总产值的17.6%,是比重最大的产品,其次是收获机械。这两类产品的波动对农机工业的影响最大也最为敏感,2012年它们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。
2012年1—10月大拖产量同比增幅达55.12%,但拖拉机总产值增幅只有9.49%,主营收入增幅仅4.16%。中小拖生产、销售和出口持续下滑。
据悉,2012年1-10月行业骨干拖拉机企业总产值增幅仅为1.69%,低于农机行业17个百分点。一些拖拉机企业上半年就开始限产或部分停产。陈志分析,拖拉机产销量大幅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同质化、低端产品的市场饱和度达到了高位,产业不可避免的进入调整和洗牌阶段;拖拉机饱和度过高又带来农机作业量及作业区域的减少,农机服务作业收入和获利空间降低,直接影响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和企业的生产。
中国一拖集团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。据悉,2012年1-9月份,一拖实现营业收入119.6亿元,同比下降9%。一拖股份总经理助理朱卫江预测,2013年大中型拖拉机市场销量增幅将维持在3%~8%之间,中轮拖增幅将稍稍快于大轮拖的增长;小型轮式拖拉机或将筑底趋稳,其关键取决于安全性能和市场适应性的突破。
收获机苦乐不均
谷物收获机则呈现有增有减,总体保持增长的态势。2012年1-10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产量增长5.26%。
行业骨干企业1-10月总产值增幅为19.1%。轮式小麦机销售同比下降了21.14 %。其中:3公斤以下机型下降35%, 4—5公斤喂入量的收割机增长了203.83%。
陈志分析,这一方面是黄淮海小麦产区现在急需性价比高、舒适可靠的Ⅱ型机的升级产品,以满足合作社等专业化服务组织的需求。另一方面按喂入量大小补贴小麦机的政策,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但企业应该清醒的认识到,黄淮海地区小麦收割机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迫在眉睫。(中国工业报 陈栋栋)
提交人:--- 责任编辑:---
相关阅读
- 2025-05-14农业农村部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
- 2025-05-12吉林省202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发布
- 2025-05-08七部门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施意见
- 2025-05-08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
- 2025-04-27农业农村部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推介支持种业振兴金融政策与
- 2025-04-25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会议召开
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1. 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国农机工业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,http://www.caamm.org.cn/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.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,即“来源:XXX(非中国农机工业网)”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