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: 密 码:

首页 > 统计数据

全国夏收小麦收获已超七成 夏粮有望获好收成

www.caamm.org.cn    2017-06-13

文章来源:中国农业新闻网-农民日报    作者:   文章类型:普通

本报讯 目前,全国夏收小麦收获已超七成。根据农业部门预测,今年克服局部地区秋播连阴雨、干旱、倒伏等灾害影响,夏粮有望再获好收成。

今年的夏粮生产呈现四个显著特点:一是布局进一步优化。西南小麦品质较差区、西北条锈病越夏区、河北地下水超采区、江淮赤霉病易发区等非适宜区调减部分小麦,既减轻病虫防控压力,也减轻小麦库存压力。黄淮北部强筋小麦优势区、江苏里下河及沿海弱筋小麦优势区、江淮北部及黄淮大部中筋小麦优势区加快形成。二是品质不断提升。适应市场需求变化,优质专用小麦呈扩大趋势。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27.5%,比上年提高2.8个百分点。同时,今年小麦成熟期气候条件总体正常,利于灌浆成熟,小麦籽粒饱满、容重增加,不完善粒少,小麦收购品质优良。三是绿色发展势头良好。各地大力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,推进化肥、农药减量增效,加快发展节水农业,促进节本增效。今年全国小麦节水品种面积扩大到4000万亩,比上年增加2000多万亩。河北节水小麦品种面积达到1700万亩,增加700万亩。特别是今年冬小麦主产区雨水较多,普遍少浇1-2水,节水50方,节本50元。四是机收效率高、进度快。各地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作业信息,提高供需对接效率,组织调度更加高效,出现了连续8天日机收面积超过千万亩,单日机收最高超过2000万亩,较往年提前进入机收高峰期。同时由于各地机具投入充足、天气情况良好,小麦机收速度较往年相比显著提升,同一地区收获时间由以往的7天左右缩短为5天左右,全国小麦收获过半时间比去年提前三天,为秋粮生产赢得更多农时主动。

今年夏粮生产获得丰收,是多种因素同向作用的结果。一是政策引导作用明显。今年,国家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,小麦市场价格保持稳定,保护了农民种麦积极性。二是科技支撑作用加强。集成了一套深松整地、精量播种、播后镇压、浇越冬水、一喷三防等农艺结合、生态环保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,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。三是农业防灾减灾有力。在重大天气变化时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。特别是针对今年小麦条锈病、赤霉病重发的情况,加强监测预警,适时开展应急防治,大力推进统防统治,有效遏制了病虫害扩散蔓延。此外,今年大部地区夏粮生育期雨水充沛、温度适宜,特别是麦收八十三场雨等关键季节都出现降水,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。

 

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
1. 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国农机工业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,http://www.caamm.org.cn/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2.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,即“来源:XXX(非中国农机工业网)”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3.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