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: 密 码:

首页 > 统计数据

秸秆变成油,东南大学成果在日内瓦获“特别金奖”

www.caamm.org.cn    2017-04-19

文章来源:南报网    作者:   文章类型:普通

开个小车,就可以走到田间地头,将农民到处散落的秸秆制成生物油燃料。在本月初举行的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,东南大学的一项成果获得大会最高奖项特别金奖

成果发明者之一、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张会岩副教授介绍,秸秆转化成生物油技术早就发明了,并不是团队的专利,团队最大的贡献在于,可以就近将秸秆快速热解转化成能量密度高、易运输的生物油。

我国的秸秆很多,但收集、运输成本高达三四百元一吨,以至于很多和秸秆相关的科研成果成本无法降下来。张会岩介绍,如果能将秸秆在地头处理后,变成液体进行运输,成本会大大下降。

于是他们想到了制作小型化设备的点子。设备的关键是反应器,要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易操作,他介绍,其中涉及了一系列的集成技术。

秸秆分为米芯、稻壳、木屑、玉米等4种,不同种类的秸秆对处理的环境和方法都有不同的要求,团队根据我国秸秆种类的不同,分析了4大秸秆的制油特性,设计了模块化的处理方法,基于模块化的处理设计结合反馈自控系统实现了设备的一键式操作。

设备非常小巧、移动方便,且使用简单。不同的秸秆,只要在机器上轻松一按,选择不同的处理模式,就能顺利地实现出油。他说,不过,现场生产出的生物油品质不是很好,只能直接用于锅炉等燃烧,后期进行提质后可以作为航空用油等。一吨秸秆经过该设备处理后,可以产出半吨油品,将此前收集运输的成本降低80%

团队已经在实验室中搭建了一台日处理量为200公斤生物质的装置,年处理量3000吨的样机已经完成了设计。基于这个项目,团队已经拿到两项实用新型专利,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已公开,并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。

今年下半年,市面上就会有这种设备。张会岩说,一台设备的售价预计在150-200万之间,3年就可收回成本。

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创办于1973年,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、瑞士联邦政府等共联合举办,是世界上历史最长、规模最大、知名度最高的发明展之一。在此次展览会上,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1000项新发明亮相。除了特别金奖,东南大学还获得了一个银奖、两个铜奖。

 

 

中国农机工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
1. 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国农机工业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农机工业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农机工业网,http://www.caamm.org.cn/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2.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作品,即“来源:XXX(非中国农机工业网)”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3.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的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